台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 結論與註腳

結語
隨著日本結束台灣統治,日本神社內的神明與祭祀活動幾乎一夕之間在台灣社會消失,這是台灣民間社會的自主性作為,並非政府規定,可見日本神社所倡導的日式宗教文化並未內化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新元素。臺灣解嚴以後,威權政治的主導性不再,國民黨長期主政時期宣導的抗日民族主義,以及強調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為侵略與負面的觀念逐漸消解,社會思想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提升,加上以文化資產的概念看待臺灣的所有歷史遺產,神社或日治時期遺留的建築被視為國家與社會的共同資產,因此近幾年少數神社建築或被修復,或重建,但基本上強調的是其觀光旅遊設施作用,在社會記憶中不具宗教載體的意義。

針對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人神明之所以出現,崇德報恩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早的類型,但為數較少,大多數日本神的出現起源於台灣民俗對亡靈的有應公信仰心態,或有應公信仰加上個人靈驗經驗與附會創造,而無論是哪一類型,戰亂與死於非命是祭祀的主要起源,神明的日本人身份並非重點。即使像義愛公的案例出於感激報恩而生崇敬的心理,但義愛公仍屬死於非命的類型。台灣自清代早期因移墾社會中羅漢腳特別多,往往死後無法歸葬或無人祭祀,加上天災(颱風水災)、瘴癘疫病、民變、械鬥頻仍,荒郊闢野常見無名屍骨。社會心理對死於非命的鬼靈之鎮魂與超渡需要,構成有應公廟建立的主要基礎。孤魂崇拜從先秦時代的中國社會即已存在,歷代各地府州縣城均有官廟性質的厲壇,祭厲屬於例行性的官方祀典之一,中國傳統社會長久以來對孤魂的認知與祭祀態度大體不脫「悲憫╱撫慰」、「作祟╱遠之」、「陰報╱祈求」三種類型,128 台灣的有應公信仰也不例外。

臺灣絕大多數的日本人神明祭祀行為,可說是傳統有應公祭祀與信仰型態的延伸,有些屬於上述三種類型之一,有些兼而有之。原屬陰廟性質的日本神也跟台灣部分有應公廟一樣,因緣際會也會產生神明的升格與轉型。中國歷代朝廷認可或賜予神祇廟額、封號的,為「朝封(神)」,如媽祖、關公、保生大帝等;道教系統文獻也有各種名目神明,如明清時期被官方視為淫祀的五瘟神(五福大帝王爺信仰),在道教文獻中則是瘟部主宰,此為「道封」神;因神祇顯示靈蹟或特殊感應而被民眾崇祀、立廟進而賦予封號者,或稱之為「民封」。129 民封通常需經較高位階的神明「認證」(通常是玉皇大帝),臺灣民間信仰中常有經由乩童或靈媒傳達神意賜封神明,或提升神格的現象,實際上比較接近廣義的「乩封」,前述有應公類型神明之成神或神格提升基本上都屬於乩封,乩封之所以普遍,反應的是臺灣社會的民主開放與自由多元。

台灣社會自荷蘭時期以降,歷經不同政權多族群與多元文化的洗禮,民間信仰對待鬼神的觀念具有寬宏包容的特性,這裡可以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臺南西港慶安宮每三年舉行一次王醮,建醮必有普度,1946年春天是戰後的第一科醮典,戰爭剛結束,社會殘破,百廢待舉,只能簡單從事;1949年舉行己丑科王醮,元氣稍稍恢復,當年以值科的「余千歲」名義出示榜文,強調為了超薦大東亞戰爭130 亡靈,特地舉辦「刀兵醮」:「玉敕慶安宮按巡辦理己丑科啓建祈安王醮、水陸道場刀兵醮,超拔大東亞戰爭陸海空三軍陣亡將士,為國殉難忠肝義膽,無辜黎庶英靈之荐拔,…不分地域,不分國土,不分民族,在大東亞戰爭陸海空遭受爆擊陣亡三軍將士,殉難忠魂義魄,歷代民族英雄,及無辜黎民遭劫之英靈,舉辦三曹普度,按引拔荐」131 。大東亞戰爭的範圍廣及中國大陸、台灣、朝鮮、日本、東南亞、西太平洋,參戰的國家包括中國、日本、美國、英國、荷蘭等,所以普度拔荐的「殉難魂魄、遭劫英靈」不但不分地域、國家、民族,而且軍民一體適用,展現民間信仰的悲憫大愛情懷。

對死於非命的鬼魂與亡靈之恐懼,是多數民間信仰的開端,即使是以紀念忠烈為名的祭祀行為,仍不免夾雜著恐懼之情,因此鎮魂或將鬼魂升格為神,成為對待亡靈的必要手段。臺灣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一方面有不少祭祀抗日亡靈(1895乙未之役及日治期間抗日犧牲者)的有應公信仰,另一方面也善意對待死於臺灣及太平洋戰爭的日本人,因此產生為數還不算少的日本神明,體現宗教無國界,「萬善同歸」的精神。林美容與三尾裕子提問「為何臺灣人會祭祀曾經作為高壓殖民統治階級的日本人」,林美容的答案是民眾史學,三尾裕子的答案是社會記憶的馴化,我認為延續中國傳統乃至現在臺灣社會仍普遍存在的萬善同歸思維,才是問題的核心。

國民政府在戰後初期延續中日戰爭以來的抗日民族主義,刻意消除日本統治臺灣所留下的影響,包括國家認同、語言使用(強力推行國語)、文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等。雖然日本統治結束後,臺灣的日本神道信仰也跟著銷聲匿跡,但日本人成為神明的信仰現像則從戰前延續到戰後,由隱而顯,1980年代以後逐漸興盛,事實上已融入成為灣民間信仰的一部份,與日本宗教文化並無連結。1980年代末臺灣解除戒嚴以來,由於民主化與自由化的社會氛圍逐漸深刻,多數日本神明的祭祀現象愈來愈受受矚目,加上臺灣與日本民間生活與文化交流互動十分密切,臺灣供奉祭祀日本神明的現象逐漸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臺南飛虎將軍廟、高雄保安堂、屏東東龍宮等以日本神明為主神,並「經營得法」的廟宇, 經常有日本遊客及團體前來參觀、參拜,臺灣的廟方人士也前往日本「進香」、探訪,蔚為一種新形態的國民外交與庶民宗教文化交流,如同三尾裕子的觀察,這也跟台灣解嚴以後政治民主化,社會自由化及文化多元包容性高有關。

從民間信仰的角度來看,戰後出現在廟會活動中的日本式陣頭,則是一種社會共同記憶與生活習慣的自然遺留與延伸,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當局刻意去除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既定政策環境下,仍舊延續傳承,而且即使是日本式陣頭,也不免在地化而出現中國傳統、臺灣在地文化、日本元素的混雜,「熱鬧、亮點」是訴求的重點。臺灣民間社會的多元文化傳統與包容性四百年來持續自主發展,御輿團與素蘭陣或許可以當作佐證。

腳註
1 吳真,〈民間信仰研究三十年〉,普世社會科學網,
,發布時間:2009/8/28。丁仁傑將Popular Religion譯為民眾宗教,folk religion 譯為民間宗教,並對民間信仰定義為:「一種地方性的、同質性的、義務參與性的、而且是與日常生活相當高度疊合在一起的宗教實踐與活動,背後則有長久傳遞的傳統能強化既有的生活與人群互動方式」。參見丁仁傑,《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6月),頁15-17。

2 陶思炎、鈴木岩弓,〈中日民間信仰研究的回顧〉,《民間文學論壇》,1997年第4期。

3 代表性的著作是司馬遼太郎,《街道をゆく(40)台湾紀行》(東京都:朝日新聞社,1997);臺灣有中文版:司馬遼太郎著,李金松譯,《台灣紀行:街道漫步》(臺北市:臺灣東販,2004)。另有不少簡介性的日文雜誌短文,尾原仁美的碩士論文對討論臺灣的日人神明之日文文獻有簡要介紹,參見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頁3。

4 金子展也,《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フィールドワーク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の神社》(東京:潮書房光人新社,2018年5月),頁382。

5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台灣國家祭祀的轉換》(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3月),頁30-31。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列表統計,日治時期臺灣各類大小神社(包含祠)不下252處,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神社列表。

6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台灣國家祭祀的轉換》,頁30。

7 鹽水國小神社-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鹽水國小神社-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moi.gov.tw)

8 自由時報,2015-08-12,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6056。

9 證嚴法師1963年皈依印順長老正式出家,之前曾在花蓮台東一帶寺廟修行,1966年在花蓮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10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11 前述林美容與三尾裕子的研究調查指出,已知的臺灣的日本神事例共41處,其中義愛公就佔了11例(因有10處分靈奉祀壇廟,嘉義佔了7處),以神明種類言,有29種日本神。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日本臺灣學會報》,第19號(2017年10月),頁17。

12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市:編者發行,昭和8年12月),頁257。

13 沈佳珊,〈從義愛公故事看日警變成臺灣神的虛實與意義〉,《臺灣文獻》,69卷2期(2018年6月),頁166-168;王振榮,〈義愛公傳〉(副瀨村黃春沂印行小冊,2005年),頁1-7。

14 1923年5月17日的臺南新報,5月18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對此事預先作了報導。

15 江志宏、郭盈良,〈嘉義市小副瀨「義愛公」信仰的社會意義〉,《嘉義研究》創刊號,2010年3月,頁245;李明仁,〈副瀨的日本王爺義愛公–森川清治郎〉。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57141437457.pdf。

16 佐佐木週次郎,〈神に祀られた警察官(一)、(二)〉,《臺灣警察時報》,196-197期(1932年3、4月);台南州警務部,〈神に祀られた故森川巡查〉,《臺灣警察時報》,206-210號,1933年1月-5月。

17 沈佳珊,〈從義愛公故事看日警變成臺灣神的虛實與意義〉,頁179-181。

18 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頁55-86。

19 參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s2g.action。

20 王振榮,〈義愛公傳〉,頁13。

21 濱屋方子の臺灣日記,http://taiwanyuri.blog.fc2.com/blog-entry-600.html?sp。另參見維基百科,「廣枝音右衛門」。

22 小林福德正神廟,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小林福德正神廟。

23 參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24 感謝黃文博先生提供東安宮簡介資料。

25 陳立台、鄧時中,《南寮漁村史》(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7月),頁70-71。另參見立於廟內牆上「聖君堂」說明(新竹市北區海濱社區發展協會製)。

26 同上。

27 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頁97-98。

28 黃文博,《站在臺灣廟會現場》(台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3月),頁244。

29 黃文博,《站在臺灣廟會現場》,頁243;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56。

30 馬有成,《珍藏西港》,宗教民俗卷(臺南縣西港鄉公所,2005年),頁93;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頁113。

31 學甲區煥昌里現仍有大片魚塭,乃乾隆年間開始淤積的倒風內海遺跡。

32 許獻平,《學甲鎮有應公廟採訪錄》(臺南縣政府,2006年10月),頁40。

33 帥軍廟(台南市仁徳区),2014/1/11,

34 〈民眾拜東洋神 為日人祈福〉,《自由時報》南部新聞,2011-03-22,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478346。

35 根據田野訪查,以及﹤台南縣安定鄉港口七元帥廟﹥,森林部落格,2010/1/11,http://mathematicsclass.blogspot.tw/2010/01/blog-post_4001.html。

36 根據許獻平先生田野訪查,有一種說法是本文前述「本將軍大士殿」所供奉三位日本軍人其中之一是杉浦茂峰。

37 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58;《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年3月11日;〈鎮安堂飛虎將軍〉(簡介,海尾朝皇宮管理委員會印製);黃文博,《站在臺灣廟會現場》,頁245。

38 朝皇宮主任委員吳進池親自在飛虎將軍神案前擲筶請示,連得8聖杯,吳主委表示不必再繼續擲筶,9是帝王的代表數字,不能僭越。2017年1月22日訪問吳進池先生於鎮安堂。

39 〈鎮安堂日籍飛虎將軍由吳進池主委率團陪同回鄉〉,大成報,2016年10月4日,

40 海尾鎮安堂 飛虎將軍臉書,。

41 片倉佳史,〈稱作「飛虎將軍」的日本人從臺灣回到故鄉〉,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389/?pnum=6。當時同在車上的大川原社長表示他原本不信鬼神靈通之說,親歷電車突然急停的這一段,深受震撼,特別將經過發表在他個人臉書(YoshiHara Ohkawara 2016年9月24日上午9:10),並附上當時照片。

42 2017年1月22日訪問吳進池先生、郭秋燕女士於鎮安堂。

43 海尾鎮安堂 飛虎將軍臉書,。

44 片倉佳史,〈稱作「飛虎將軍」的日本人從臺灣回到故鄉〉。

45 日本軍パイロットを祀る「鎮安宮」(屏東市),2015/12/14,
台湾ビジュアル辞典 屏東「鎮安宮」の日本人パイロット(屏東市) (fc2.com)

46 戴文鋒,《屏東縣志 民間信仰》,屏東縣政府,2014年11月),頁46。

47 謝永常生平可參考臺灣維基百科全書,http://www.zh.pedia.wikia.com/wiki/謝永常。

48 慶隆廟,https://zh.wikipedia.org/wiki/慶隆廟;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頁108。

49 東港保萐大將軍小祠,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東港保萐大將軍小祠。羅太太已過世,目前由其子女維持祭祀。

50 龍安寺,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2011年6月16日調查。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PingtungCounty/fangliau/1316006-LAS。

51 戴文鋒,《重修屏東縣志,民間信仰》,頁46;「日本兵當台灣神?枋寮龍安寺傳奇」,公民新聞,2016年11月3日,https://www.peopo.org/news/322691。

52 張守真、楊玉姿,《紅毛港的前世今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8年1月),109;謝貴文,《延續與變遷: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6年12月),頁81。

53 「保安堂廟沿革」(廟中石碑文);前川正名,〈鳳山区紅毛港保安堂について〉,《中国研究集刊》,60(大阪大学中国学会,2015-06-30),頁217。

54 范綱倫,〈臺灣地區震洋特攻隊之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26-33。

55 范綱倫,〈臺灣地區震洋特攻隊之研究〉,頁39。

56 范綱倫,〈臺灣地區震洋特攻隊之研究〉,頁26。

57 據廟中沿革石碑所記。

58 謝貴文,《延續與變遷: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頁84;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69-171。按:日本傳統神社並無臺灣人的進香形式與文化。

59 保安堂Facebook,2015年9月14日。

60 劉星君,〈紅毛港保安堂70餘年首度海上遶境 引日軍艦亡魂回國〉,聯合新聞網,
2018-09-15 20:34,紅毛港保安堂70餘年首度海上遶境 引日軍艦亡魂回國 | 好房網News (housefun.com.tw)

61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蓬 (駆逐艦)」,https://ja.wikipedia.org/wiki/蓬 (駆逐艦)。

62 前川正名,〈鳳山区紅毛港保安堂について〉,頁219-220。

63 在此之前保安堂認定的38號艦艦長似乎是大田實,謝貴文,《延續與變遷: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頁85。大田實於1945年任第4海上護衛隊司令官兼沖縄地區司令官,6月戰死,參見大田実,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https://ja.wikipedia.org/wiki/大田実。

64 水吉成公正軍堂,台湾ビジュアル辞典,台湾ビジュアル辞典 水吉成公「正軍堂」(高雄市小港区) (fc2.com)

65 曾令毅,〈日治時期臺灣航空發展之研究(1906-1945)〉(淡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頁78。

66 戴文鋒,《重修屏東縣志,民間信仰》,頁46。

67 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頁26,注15。

68 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頁20。

69 《人間褔報》電子版,2012年12月3日;尾原仁美,〈台灣民間信仰裡對日本人神明的祭祀及其意義〉,頁121-123。

70 「鬼怒號輕巡洋艦」,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鬼怒号轻巡洋舰。

71 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19。

72 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頁23。

73 原名石界好(參見戴文鋒,《屏東縣志 民間信仰》,頁46),但根據鐫刻於廟內龍邊牆堵的「東龍宮田中將軍沿革由來」,稱「李丁貴、石卉栒夫婦」,東龍宮內懸掛丙戌(2006)年石宮主經嗣漢天師府認證奏升道職之牒狀,名字為石卉栒,法號石羅介。

74 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船隻再從沖繩返航時遭風飄至今屏東滿州鄉八瑤灣,上岸後54位船民遭牡丹社及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12位生還。日本認為琉球島民為日本國民,與清廷交涉不果,於1874年五月出兵牡丹社。

75 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77-179;2015年7月13日筆者訪問東龍宮宮主石女士。

76 戴文鋒,《屏東縣志 民間信仰》,頁47。不過目前東龍宮廟內的「東龍宮田中將軍沿革由來」與戴文鋒2000年所見內容不同,應該是更換過。

77 潘伯麟,〈台灣真奇廟 日本少將 神氣在枋寮〉,

78 轉引自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79。另見
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195

79 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79。

80 此係林文隆先生告知筆者,林文隆先生令尊林雲騰曾長期主持東港東隆宮廟務。林美容等在論文中也提到東龍宮被告知並更正為田中綱常這一點。

81 維基百科,https://wikipedia.kfd.me/zh-tw/田中綱常。

82 林美容、三尾裕子、劉智豪,〈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0。(以下再引用時作者僅註明「林美容等」)

83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0。 此說係報導人石宮主的兒子提供。

84 藤崎濟之助,《臺灣史と樺山大將》(東京:國史刊藏會藏版,1926年),頁243-252。

85 《樺山資紀日記》(國立臺灣圖書館藏稿本,編號0741/110),明治6年5月-12月。

86 藤崎濟之助,《臺灣史と樺山大將》,頁309。

87 《樺山資紀日記》,明治7年3月16日。另參見墜如敏,〈樺山資紀の『臺灣記事』—臺灣出兵前夜〉,(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頁153-154。

88 林美容等前引論文中提到田中綱常1873年「3月與樺山資紀同赴清國,8月第一次來到臺灣淡水和打狗等地進行視察」(頁152),並不正確,根據樺山日記及水野遵《臺灣征蕃記》(收在《大路水野尊先生》,大路會事務所發行,1930年),1873年去北京談判及到臺灣視察,當時僅是陸軍中尉的田中綱常並未參加。

89 藤崎濟之助,《臺灣史と樺山大將》,頁438。

90 戴文鋒,《屏東縣志 民間信仰》,頁47;尾原仁美,〈台灣各地的日本人神明〉,頁179;大約在2006年北川直征替代川山賜川,參見〈枋寮鄉東龍宮供奉日軍將領〉,http://mypaper.pchome.com.tw/t64101111/post/1281841143。

91 愛德華‧豪士著,陳政三譯,《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台北:台灣書房出版公司,2008年10月),頁99;藤崎濟之助,《臺灣史と樺山大將》,頁414;〈征蕃戰死者名簿〉,收在大澤貞吉,《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台北:西鄉都督樺山總督紀念事業委員會,1936年12月),頁435。

92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0。

93 〈台灣省奇特神廟 田中大將軍〉,2009,12,12,21:17,

94 胡台麗,〈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應之民俗信仰」〉,《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民俗與文化組》《中央研究院,1989年》,頁402。

95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57-158。

96 蝙蝠洞周圍原是對外開放的觀光果園,不過近幾年已不再對外營業,平日園門深鎖,感謝陳文安先生協助得以到蝙蝠洞踏查。

97 菅谷章,《日本医療制度史》(東京:原書房,1978年改訂增補版),頁154。也有一種說法是西南戰役時已有少數已婚婦女(非看護專業)參加救護活動,參見厚生省医務局編,《医制百年史》(東京:株式会社 ぎようせい,1976年9月),頁94。

98 厚生省医務局編,《医制百年史》,頁94;菅谷章,《日本医療制度史》,頁154-159。

99 參見大澤貞吉,《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書中收錄〈征蕃戰死者名簿〉。

100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9。

101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頁161。

102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2。

103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61。

104 引自〈台灣省奇特神廟 田中大將軍〉,

105 北勢寮境廟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縣定古蹟,以每年農曆5月初2保生大帝飛昇日送白鶴儀式著名。

106 參見李丁讚、吳介民,〈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宮廟的治理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期(2005年9月)。

107 林美容等,〈從田中綱常到田中將軍的人神蛻變:無關族群的民眾史學〉,頁159。

108 枋寮鄉東龍宮以「供奉日本將軍」聞名,臺灣時報,2017-04-21

109 1944年8月19日,日本運輸艦玉津丸及護衛艦吳竹號在航向馬尼拉途中,在巴士海峽遭美軍炸沈,艦上三千多官兵僅剩六位倖存者之一的中嶋秀次在海上漂流12天之後,在恆春貓鼻頭海邊被居民發現救起。1981年中嶋在日本募集款項,在貓鼻頭附近購地建築潮音寺,祭祀歷年因戰爭在巴士海峽遭難的日本、韓國與臺灣亡靈。

110 三尾裕子,〈植民地経験、戦争経験を「飼いならす」―日本人を神に祀る信仰を事例に―〉,頁25。

111 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2月15日的報導。

112 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5月1日。

113 陳仕賢,《寶殿篆煙鹿港天后宮》(彰化:鹿港天后宮管理委員會,2003年10月),頁41。

114 高雄市茄萣區為長條形沙洲構成,由北而成分屬白沙崙、頂茄萣、下茄萣、崎漏四個祭祀圈。

115 這種宣示國家認同與政治正確的「習慣」一直保存下來,2008年頂茄萣賜福宮建醮香陣繞境遊行的前導不是常見的路關車,而是一面中華民國大國旗。迄今為止,臺灣各地鄉間廟會陣頭演出時裝備上插青天白日小國旗仍十分常見。

116 歌詞及翻譯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員黃福慶先生提供,並得濱島敦俊教授教正,謹此致謝。

117 2008年11月8日訪問御輿團第一代創始團員蘇清連、蘇雙喜先生。

118 御輿團前導旗由一面中華民國大國旗居中,兩面白底紅字寫著「灣裡萬年殿御輿團」的隊旗居左右,拜廟行禮時隊旗三十度下垂致敬,國旗直立不動。

119 「蘇武牧羊」原為中國民謠,1933年台北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一張林氏好主唱,名為「紅鶯之鳴」(德音編作,奧山貞吉編曲)的閩南語唱片,十分風行,其中一首「文明的戀愛」係利用蘇武牧羊原曲,另編閩南語歌詞而成。灣裡御輿團進場時的蘇武牧羊配樂,靈感源自「文明的戀愛」。

120 2008年11月9日訪問蘇雙喜先生。

121 御輿團也傳衍到喜樹、下茄定及附近高雄湖內區太爺、公舘、圍子內等聚落。

122 姜禮誠,《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展與在地化》(東臺灣研究會,2014年4月),頁276。

123 主神出巡繞境使用類似日本式神轎、轎夫穿日本式服裝的例子還有台中豐原城隍廟。

124 姜禮誠,《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展與在地化》,頁277-279。

125 川本 彩,〈「ソーラン節発祥之地」はどこか?-ソーラン節と余市・積丹-〉,「ソーラン節発祥之地」はどこか?−ソーラン節と余市・積丹− – 関西学院大学 現代民俗学 島村恭則研究室 (hatenablog.com)

126 2008年11月8日訪問杜和財先生。

127 訪問「素蘭陣」的指導者陳惠娟女士。

128 參考陳緯華,〈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民俗曲藝》183期 (2014年3月),頁 260。

129 高振宏,〈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敕封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華人宗教研究》,第九期(2017年1月),頁48-49。施舟人則以「國封」代朝封,見施舟人,《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頁91。

130 「大東亞戰爭」是日本官方形容二次大戰後期型態的用語,台灣社會歷經日本統治下的戰時社會生活,戰後初期鄉間庶民很自然的繼續使用這個說詞。

131 劉傳心、李文同編著,《玉勅慶安宮轄內外廟宇寶鑑》(臺南:西港慶安宮,1980年),全文如下:

令旨
玉敕代天巡狩 余兼掌陰陽實錄便宜行事。值科己丑 奉
玉旨鑒臨南瞻部洲臺灣省臺南縣西港鄉威鎮
玉敕慶安宮按巡辦理己丑科啓建祈安王醮、水陸道場刀兵醮,超拔大東亞戰爭陸海空三軍陣亡將士,為國殉難忠肝義膽,無辜黎庶英靈之荐拔。特奏請
玉敕榮封三五甲鎮山宮地藏王菩薩膺任刀兵教主,駐駕信和禪寺刀兵水陸道場。時當午運,引原人之思路,起靈根之信心,龍華三會,宏開普度,三曹共辦收圓之際,不分地域,今正在東林勝景信和禪寺刀兵水陸道場,大放豪光。不分地域,不分國土,不分民族,在大東亞戰爭陸海空遭受爆擊陣亡三軍將士,殉難忠魂義魄,歷代民族英雄,及無辜黎民遭劫之英靈,舉辦三曹普度,按引拔荐繩開覺路。廣開超渡法門,引入蓮花淨域,永樂長春之境,廣逍遙自在之天。地獄何其苦,天堂何其樂,反本還原超升淨界,廣渡靈根以慶收圓,三曹普度大紀念也。如遇有違反天心破壞水陸道場刀兵醮,阻塞收圓之修羅妖魔鬼怪,幽魂惡煞,刀兵教主可任意調遣天兵天將、六丁六甲、陰兵鬼卒征服,一網打盡,絕除滋擾之禍,以報天恩,以利收圓,咸沐神庥。
特諭
令旨 凜遵勿違
天運歲次己丑科四月  日

132 臺南飛虎將軍廟、高雄保安堂、屏東東龍宮均特別訂製日本式神轎,與日本方面主動積極交流互動。

講座資訊
閩台日:台灣民眾生活與信仰的歷史傳承與涵化
講者|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2019年4月30日(星期二)、5月1日(星期三)、5月2日(星期四)
地點|國立陽明大學 學生活動中心 第一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陽明人文社會講座委員會
2019 第二屆陽明人文社會講座 議程

延伸參考
謝國興主編(2019),《臺灣史論叢: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共525頁,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謝國興(2019),〈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神明〉,《臺南文獻》,第16輯,頁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