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社會研究所1121專題演講公告

【1121專題演講公告】
📣歡迎踴躍參加!
————————————————————————–
【第一場】
講 題:氣候變遷在中國:威權環境主義、國族認同與大外宣
講 者:劉仲恩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時 間:112年10月6日(五)下午1:00~3:00

【第二場】
講 題:愛滋體制與本體論政治
講 者:曾柏嘉 助理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時 間:112年10月20日(五)下午1:00~3:00

【第三場】
講 題:我看見你看不到的:科技與社會的共構
講 者:阮曉眉 副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時 間:112年10月27日(五)下午1:00~3:00

【第四場】
講 題:From Computors to Computers: The Early History of Econometric Comput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講 者:鄭仲棠 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時 間:112年11月3日(五)下午1:00~3:00

【第五場】
講 題:原住民族權利促進運動及社會健康的不均等
講 者:林昭光 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與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合聘)
時 間:112年12月1日(五)下午1:00~3:00

【第六場】
講 題:工業的視覺圖譜:宣傳與教育影音中的勞動、技術、管理
講 者:楊子樵 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時 間:112年12月8日(五)下午1:00~3:00
————————————————————————–
演講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知行樓2樓201教室

【傑出表現】恭賀本院心智哲學所嚴如玉所長獲得112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國科會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並鼓勵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與持續提升學術表現,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特設立本獎項。112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全國共計45位獲獎。
 
嚴所長如玉副教授研究專長為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 Practice
Philosophy of Interdisiciplinarity
Computational Philosophy of Biomedical Sciences
Caring and 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這個獎項獎勵的對象是年輕教研人員,由國科會的學術處主動遴選,競爭激烈。嚴所長除一般的教學及研究外,擔任心哲所所長任內,推動不少事務,對於提升心哲所及學院的學術能見度貢獻頗多。全院同仁與有榮焉,特此恭賀。

心哲所秋季線上心智系列講座開跑

心哲所秋季線上心智系列講座開跑!

在 2023 的秋天,依舊由心哲所帶給您最為豐富且多元的線上哲學演講!這次的主題以知識論為主,講者多數為臺灣的學者!

內容從古典哲學,到現代的跨領域研究,讓你可以從選擇喜歡的主題,如果全部都參與的話,就能接觸到不同的領域在知識論或科學哲學的研究!

報名連結請點擊:IPMC Fall 2023 Colloquia,竭誠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Here is the list of invited speakers:

Kuei-Chen Chen / 陳貴正

Kok Yong Lee / 李國揚

Yin Chung Au / 區曣中

Hsiang-Yun Chen / 陳湘韻

Ko-Hung Kuan / 官科宏

Jay Jian / 簡士傑

Jhih-Hao Jhang / 張智皓

Paloma Muñoz Gomez / 潘翊馨

Hsiao-Fan Yeh / 葉筱凡

111學年度畢業典禮

日期:112年6月10日(星期六) 
時間:08:50-09:50(08:20開放進場)
地點:陽明校區大禮堂(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出席人員:師長貴賓、院系所撥穗代表及致詞代表、畢業生、觀禮親友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ntY4bETZiWY
防疫規範
:入場處擺放紅外線體溫儀、酒精消毒,如有呼吸道症狀者不建議進入典禮會場。

校園地圖連結
停車資訊6月10日 當天6點-18點免收停車費。

電影展覽:補時論的錄像藝術

講者:孫松榮  Song-Yong SING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藝術跨域研究所合聘教授)
主持人:勞維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112年5月19日(五)下午13:00-15:20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 知行樓 322 教室 
(詳細地圖資訊可參考下方連結:https://ymmap.ga.nycu.edu.tw

摘要:
受益於技術沿革的二十一世紀電影在藝術實踐與理論思辨湧現新局。其中,電影與美術館之間的關係尤為顯著。臺灣新世代錄像藝術家對臺灣電影史展開的複訪電影,堪稱代表。同時,這引發了臺灣影史編撰學對於跨域影像的思考動能。

簡歷: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博士。現任《藝術評論》主編與《中外文學》編委。曾任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董事、《藝術觀點ACT》雜誌主編與召集人、臺新藝術獎觀察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2019)、「不只是歷史文件:港臺錄像對話1980-90s」(2018)、「啓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2015)、第八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2012)策展人等。現正籌劃「一一重構:楊德昌」電影展覽(2023)。

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研究、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專著《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編著《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2021)與《未來的光陰:給臺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2022)等。編譯《電影考古學與世紀記憶:Godard《電影史》文論集》(2023年即將出版)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Icons: Translocal Relation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hared Experiences

【視文所演講公告】
⭐講者:Helena Wu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香港研究與亞洲研究 助理教授)
⭐講題: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Icons: Translocal Relation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hared Experiences
⭐主持人:勞維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112年5月12日 (五) 上午10:00-11:50
※ 本場次為線上英文演講

A Seminar co-organized with the Hong Kong Studies Group
12 May 2023 (Friday 1000-1150 online) Conducted in English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Icons: Translocal Relation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hared Experiences

Helena Wu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Helena.Wu@ubc.ca

Blurb:
How does a place or an object become a cultural icon? What do cultural icons tell us about our relationship with places and objects in the city? This talk will explore the thing agency and the place-making power of cultural icons by exam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reverberation of selected icons from Hong Kong. In order to unfold interactions and intersectionalities in/as relations, the talk will trace the cultural trajectories embedded in the actor-network of thing, place and body in the textual and material worlds. As a whole, this will enable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ndermined and the underrepresented, human and nonhuman, and uncover the community building potential in shared cultural experiences.

Bio:
Dr. Helena Wu is Canada Research Chair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ong Kong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She is also Convenor of the UBC Hong Kong Studies Initiative. She has written on the topics of Hong Kong cinema, culture, literature, media, and identity for journals and edited volumes such as Interv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2018),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Media Culture (2018), Hong Kong Keywords (2019), Global Media and China (2020),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2020), Asian Cinema (2022), HKU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023), and Screen (forthcoming).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Handover After the Handover: Places, Things and Cultural Icons in Hong Kong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20), where she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verberations of local icons in colonial and post-handover Hong Kong